根据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审议及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3月16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共修改充实了83处。其中,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教育的内容,共增补了10处表述。
这些修改背后,到底隐含怎样的政策含义?中国教育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和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导办主任杨善竑,进行逐一解读。
有关教育表述的篇幅,为近年之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周洪宇有两个没想到:一是他当代表16年以来,从未见过政府工作报告中与教育相关的表述,增补了10处之多;二是与往年集中在“教育”部分表述不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部分的描述,既放在“民生”部分表述,也分散在教育、就业、消费、创新等多个领域,既呈现出多点开花的特点,又要点突出,篇幅明显长于往年。
周洪宇分析,从篇幅上来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职业教育”从“教育”部分中单列出来,放到“就业”部分来谈,而且篇幅达12行,不仅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分的13行篇幅接近,而且几乎相当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整个“教育”部分的总篇幅。
“从增补的内容来看,主要分布在‘2018年工作回顾’和‘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中的‘职业教育’和‘教育’三个部分。如果单纯从篇幅来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教育的表述,为近年之最,是往年篇幅的两倍。”周洪宇说,可见,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寄予了厚望。
在周洪宇看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分给他的整体感受,是在“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提法上,较去年新增了两个“更”字,这意味着,现阶段国家、老百姓对于教育质量和公平的要求更高,心情更迫切。
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除增补8处教育内容外,还新增两处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也给周洪宇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部分,增补了“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部分,增补了“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针对“短板”,职业教育部分增补3处
“职业教育今年很热。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对职业教育有很多讨论。”周洪宇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这个提法,相当于把职业教育摆到了关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地位,彰显了党和政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
“幸运的是,当时代表们提的这些建议和意见,基本都被采纳了。”在周洪宇看来,政府工作报告增补的3处职业教育内容,对职业教育发展定位、思路以及认识进行了重新确认。
对照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记者发现,“职业教育”部分的第一处增补内容是在政府工作报告草案“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后,增补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什么增补这处内容?周洪宇认为,这是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扩招100万人的一个前置条件。意思是说,如果只扩招,不注重从社会和企业引进技能型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高职的教育质量就难以保障。
紧接着,政府工作报告在草案的“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前,又增补了一句“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
对这处增补,周洪宇说,政府工作报告草案原来的提法,都是指向高职院校的,忽视了还有一批四年制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也能承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背后的信号,一方面是明确了地方普通院校也可通过转为应用型本科大学,承担扩招任务;另一方面明确了今后的职业教育,既包括三年制的高职,也包括四年制的应用型本科大学,甚至还有少数高层次技能型创新型硕士、博士教育。这就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本义体现得更完整,也改变了过去认为职业教育只是教育层次、不是教育类型的片面观点。
“这处增补,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关键。其深层次的含义,就是真正把职业教育看作一个体系,也直接回应了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周洪宇说。
一直以来,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短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此格外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在草案“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之后,增补了一句“加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这也是“职业教育”部分的第三处增补。
“这处增补,回答了企业和社会力量怎样参与兴办职业教育的问题。”周洪宇认为,它告诉企业和社会力量,要想兴办职业教育,可通过与学校合办实训基地,也可合作把实训基地办在企业或学校。
“这处增补的针对性非常强。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需要理论结合实际,和产业结合,把论文写在车间、写在大地上,黑板上种不出稻谷。而过去,我们在发展职业教育时,每所学校都建实训基地,既没有足够的资金,也没这个必要,完全可以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把企业和社会资源变为师生的实训基地。这样,既可补齐职业教育发展‘短板’,也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上手快的实用型人才,实现学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杨善竑举例说,合肥市正在规划建设一个职教园区,在园区内所有学校共用实训基地,这样既能防止重复建设,又能提高资金、设备的使用效率。
回应社会关切,教育部分增补5处
采访中,代表们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分增补的5处内容,对于今年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政府工作报告草案在回顾2018年工作时,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教育的成绩,只提了“大力推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两件事。正式公布版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此处增补了一句“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处增补,在周洪宇看来,是对2018年高等教育发展成绩的肯定,也对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寄予了更高期待。
在草案提出的“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之前,政府工作报告增补了一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其含义,就是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首先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要依靠教育自身的改革来完成。”周洪宇解读说,“这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转向,即改革的刀刃向内——由过去注重办学体制机制、考试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等外部改革,转向教育内部的教育教学改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向?周洪宇认为,这处增补,理顺了通过内部改革提升教育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关系。过去,教育的外部改革,主要是为内部改革服务和提供保障的,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教育需要回归内涵发展。所以,这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下一步,教育改革的重点,将会向教育内部改革转移。
这些年,社会上形成了一个普遍共识:农村义务教育的“短板”在农村师资。对于这个共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有所体现。政府工作报告在草案“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之后,增补了一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为什么要在这里和‘职业教育’部分都分别增补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在周洪宇看来,这说明两类教师队伍建设都是发展的“短板”,需要尽快补齐。在这里专门讲“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上是说教师队伍建设与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是紧密相关的,是农村教育的核心,突出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心所在。
近年来,民办教育发展迅速,代表们也给予了充分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在草案“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之后,增补了一句“依法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这处增补,给民办教育界吃了一颗‘定心丸’。”周洪宇说,前不久,国家提出要鼓励大力发展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缓解入园难、入园贵。但是,一些地方在政策执行时出现了一味追求公办园的高占比,给民办幼儿园带来了一定的恐慌。“把这句话加进来,不仅可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而且积极回应了民办教育界的期待。”
近两年,“双一流”建设,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关注“双一流”建设外,还在草案“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后,增补了“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这个增补及时回应了社会期待。在审议时,我就提出,‘双一流’毕竟是少数,占比不足整个高等教育的10%,而更多有特色的地方高校怎么发展,显然也很重要。所以,我觉得只提‘双一流’建设是不充分的。”杨善竑分析说,“在中西部地区,进入‘双一流’名单的高校虽然很少,但它们中的很多非常有特色,学科专业发展水平很高。我们不可能忽视它们的发展需求。让我感到高兴的是,这些意见和建议,最终都被采纳了。”(记者 柯进 禹跃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