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双高建设典型案例】《工人日报》:构建适应国防工业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发布时间:2022-01-24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来源:     浏览次数:

1月24日,《工人日报》刊发学校工会主席屈保中撰写的理论文章《构建适应国防工业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报道了学校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探索经验和研究成果。

网址链接:http://media.workercn.cn/sites/paper/paper_content.html?type=grrb&date=2022-01-24&page=7&index=2

构建适应国防工业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屈保中

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国防科技发展的长期而重要的战略任务。职业院校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国防工业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也是国防科技工业的基本人才保障,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构建国防科技工业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国防工业普遍存在技术和设备升级的强烈需求,迫切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国防科技工业因产品和技术的特殊性而有别于民用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国防科技发展的长期而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有以下方面。

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足。掌握技术且熟悉关联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是引领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通用技能为主,专门技能不足;普通技能为主,高级技能不足等现象,造成行业特色不明显,学生到岗以后普遍需要进行再培训。

人才层级结构不合理。国防科技工业经过多年发展,沉淀了大量技术和经验。但随着当前经济结构转型,流向该行业的人才明显不足。大量技术和经验缺少人才传承,大量先进设备缺乏优秀技能人才去应用。不论在研发领域还是生产制造领域,多数企业都未形成合理的以高层次人才为塔尖的梯级结构,老、中、青人才比例失调。

学生职业素养不足。当前,多数军工企业普遍与职业院校存在校企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良好,但对行业的了解程度以及对行业的热情度不高,学生的职业规划不清晰,行业创新意识不强,对行业文化了解和认同度不够。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涉及高新技术发展前沿。而人才则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强大的动力源泉。就我国现实而言,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主体,而职业院校则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

首先,建立“一个专业”对接“多家企业”的职教集团,搭建校企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互惠共赢”的原则,遴选军工企业急需的制造大类专业与合作企业,采用一个专业对接多家企业的形式成立军工职教集团,建立实体化实习实训工坊,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平台。形成以军民融通为建设基础,政府及各类组织融通为组织保障,人力、设备、技术、信息等资源融通为实施措施,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平台运行机制。

第二,形成“一名学生”对应“多个岗位”的培育机制。组建订单班,由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根据职教联盟企业的业务特点,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开展跨企业和多种岗位轮训,使学生掌握多岗位综合能力,解决企业缺乏培养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能力的问题。

第三,开展“一个知识模块”对应“多个场所”的课程实施机制。一方面,制定课程弹性学习模块。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实施“1+N”能力建设,“1”为个人专业必备基本技能,“N”为专业相关其他技能。以职业能力建设为主线,制定课程模块,根据场地及其他要求,对模块进行组团,实施弹性学习模式。另一方面,做到工学交替。实施“多学期,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基础专项训练、针对性专项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全过程实施多导师引领。

第四,构建“一套标准”对“多元评价”的全过程评价体系。根据行业职业能力标准,制定课程标准,明确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对学生能力模块内容进行量化,同时将职业素养养成、工匠精神等理念融入学生的成长过程,形成积分考核标准,由教师和导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实施多元考核模式,建立学业鉴定、岗位考核、成果认定、素养积分等多元化评价系统。

第五,重视国防教育,激发学生献身国防的热情。提高学生国防教育,是为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的关键。一方面,要丰富国防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学校国防文化办学特色的教育引领,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军工文化系列教育活动,激励学生为国防事业建功立业。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防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中心要在信息收集和发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地开展就业指导,让学生了解各国防军工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提前进行职业规划,以便在毕业时根据个人能力选择更好的企业就业。


版权所有©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文-Made in China   豫ICP备08007302号-1

校址:河南省南阳市杜诗路1666号   邮编:473000  

学校党政办电话:0377-63276990/63270196   传真:0377-63270216   招生咨询电话:0377-63210238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097号 手机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