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联系我们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习园地>>正文

把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的灵魂和血脉

发布时间:2023-07-20 作者: 点击:[]



把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的灵魂和血脉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特点,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和部分高校为例

摘要:红色基因的命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重要理论创新之一。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心环节,用红色基因补钙壮骨、强基固本,用红色文化赓续血脉、培根铸魂,把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的灵魂和血脉,是我国高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特点和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红色基因 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呈现新变化——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使命,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贯穿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红色基因融入所培养人才的精神血脉之中。其鲜明特点是:

一、追根溯源,传承红色基因的“遗传密码”

红色基因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凝华的先进思想因子结晶,同时也是以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形态所呈现出来的红色文化精髓,更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所不可或缺的“遗传密码”[1]。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每所高校发展历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这些文化中所蕴涵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价值理念都与红色基因有着天然的文化传承。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恢弘生动的红色发展史。在共产主义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诸多高校的校史均与红色基因血脉相连,“根正苗红”的红色基因至今有着鲜亮的红色光芒:如创办于1903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国革命的策源地;189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创办于1922年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1931年成立的中国医科大学,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坚持办学的院校;还有诞生于中国抗战烽火之中或中共革命根据地的中国人民大学(陕北公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所有这些高校都薪火相传红色种子,在新时代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将党的信仰、宗旨和追求融入办学全过程,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的“红色标识”[2]。

新中国成立后,刚刚从战争的疮痍中复苏的新中国,急需各类人才,党和国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各个时期创办了祖国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等院校,如为“两弹一星”工程培养人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等。“两弹一星”精神至今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秉承的“遗传密码”。位于抚顺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雷锋“擦汽车”照片的拍摄地、生前唯一作过报告的高校,学校提出“用雷锋精神筑魂,以红色文化育人”,提炼开展学雷锋活动的“五个一”:学习雷锋“一团火”的忠诚为党精神;学习雷锋“一块砖”的爱岗敬业精神;学习雷锋“一颗钉”的刻苦钻研精神;学习雷锋“一滴水”的团结友善精神;学习雷锋“一片叶”的无私奉献精神。“五个一”不仅解决了高校学雷锋“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也解答了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课题。

可以说,我国高校在新时代更加致力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保护和继承红色基因的“遗传密码”,发展和创新红色基因的时代光芒,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力、感召力和亲和力,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新使命。

二、培根铸魂,点亮前行之路的“信仰之光”

红色基因的命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重要理论创新之一。这一命题从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斗争精神激发力量的角度,推动红色事业永兴、红色传统永保、红色江山永续,为高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征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着力点、突破点和落脚点[3]。

一是用好思政课这个主渠道,推动以党史为主线的“四史”教育和红色基因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引导师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敢于斗争,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继往开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新时代,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打造红船精神、建党精神等“红色精神谱系”的“红色理论课堂”,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开全国高校之先河,编写了雷锋精神教材《雷锋精神教程》,并把《雷锋精神概论》课由选修课确定为全校的必修课,通过对话式、热点式、体验式、辩论式课堂教学,使红色基因入脑入心。如今,这门课已被评为国家级“金课”。

二是抓好“第二课堂”阵地开发,让师生在红色文化历史资源中汲取磅礴力量[4]。高校普遍用活用好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基因库”,发挥其育人功效,或建设红色基因校史馆,或在校史馆突出红色基因板块,或在校园打造红色视觉校园文化,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依托“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雷峰研究院”“雷锋精神在线”网站、“雷锋精神育人展馆”、“中华雷锋号”微信公众平台、“雷锋书苑”来开展雷锋精神主题教育让学雷锋效果“实起来”;开创学生“学雷锋示范班”、“雷锋精神种子培育基地”让学雷锋实践“忙起来”;打造“雷锋精神概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师队伍让雷锋精神育人“强起来”;通过再现当年“雷锋擦汽车”照片拍照的历史场景、设立雷锋持枪雕塑景点像、雷锋“五个一”精神纪念塔等特色景点和创建一批雷锋式楼座、雷锋式文明宿舍等方式,使师生能处处感受到“雷锋”的气息,真正将“辽石化大”的雷锋精神播种到祖国大地。一些高校将“红色基因”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创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如吉林农业大学开设的“生命之光”大学生红色教育基地。高校还充分挖掘地方承载着革命精神、党史魅力的红色资源--革命遗址、烈士陵园、革命村、博物馆、红色景区等,定期组织学生赶赴革命基地,让学生在红土地上感受红色基因的力量,使其转化成激励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

三是做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实现“立德树人”目标[5]。“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的重要体现。高校普遍优化课程设置,推动“课程思政”向“思政课程”转变,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有的高校深入挖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各门课程中蕴含的红色资源,用丰富的历史事实和生动的历史细节,让学生在传统课堂中获得最大的党性教育与精神感染;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寻找课程教学、学生需求、兴趣爱好的结合点,把红色基因、红色文化融入专业作品创作,初步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7]。

三、守正创新,凝聚伟大实践的“奋斗伟力”

新时代,高校传播红色基因也面临艰巨挑战:学生对红色基因理解不深刻,传承动力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枯燥,教育媒介和传播手段单一;红色文化传播缺乏互动,传承效果不佳;新媒体“互联网 +”时代带来的多元信息渗透,导致价值观迷茫。面对这些问题,高校更要坚定用红色基因立德树人的信念不动摇,解读共产党人“遗传密码”不停歇,赓续红色血脉的传统不断流,弘扬红色传统的脚步不放慢;更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引导学生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是强化思政课程建设机制,将红色基因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之中。实施“师德铸魂工程”。把红色基因融入教师培养培训的全过程,把尊崇师德规范列入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并作为人才引进、评奖评优、职称评定等的重要指标;注重培育“大思政”英才。辽宁在“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用“时代楷模”大连海事大学曲建武教授、“教书育人楷模”沈阳农业大学李天来院士、“全国最美教师”渤海大学万荣春、“最美辅导员”沈阳工业大学李清山等优秀教师的事迹,引导广大教师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好老师;建好师资力量平台。实施红色基因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党史和红色基因专家人才库,充分发挥老红军、老同志、老教授、老模范的优势和作用,挖掘革命烈士、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军人、爱国爱党人士、见义勇为者在后代心中的红色基因生长点,形成红色基因研究的人才高地[8]。打造红色基因精品课。开展集体备课、同行听课、学生评课、讲课大赛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含金量,多采用平等交流、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到课率”“听课率”与“抬头率”[9]。

二是立体化打造融媒体平台,将红色基因融入媒介和传播手段创新之中。新时代是一个数据信息时代,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破十亿,达10.11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人。大学生思维、生活、学习和表达方式都与网络有着高度黏合性,手机用网率100%。高校要继续做好校园“两微一端”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衔接与跟进配合,改进创新校园网上红色基因教育内容,加强文字、音视频、动漫、音乐等网上精神产品供给。要让网上与网下结合混合,传统课堂教学手段与现代的慕课、微课、翻转课等协同,提高红色基因教育课的吸引力。重视“互联网 +”、手机 APP、微博等新传媒的优势,运用多媒体技术实行网络红色基因渗透教育。应继续着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中国大学生在线和各级共青团微博全国共建共联,拓宽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育的广度。要体现鲜明的网络和新媒体阵地意识,从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出发,有破有立,对错误思想及时亮剑发声,从而净化、优化红色基因传承与弘扬的线上线下传播环境。

三是让大学生成为主角,将红色基因融入伟大实践锻炼成长之中。让大学生亲自去感知、体验、弘扬优秀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更能帮助大学生深刻地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成为红色基因的忠实发展者与自觉传承者,从而增强红色基因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成为红色基因宣讲的主讲。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风华青年宣讲团有大学生宣讲志愿者416名,青年教师宣讲志愿者22名,经典传承、红色故事、雷锋精神的宣讲足迹遍及东北和北京、上海、浙江、新疆等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雷锋故事讲到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柬埔寨、韩国5个国家。成为红色基因剧目的主演。如,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突出红色文化育人,连续推出师生创作主演《乳娘》《风筝》《沂蒙·沂蒙》《风雨担架》等多部红色舞剧,大型红色舞剧《乳娘》在国家大剧院公演。成为红色基因践行的主角。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北京冬奥会各项服务保障中,众多高校师生志愿者传承红色基因,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践行着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

参考文献:

[1][3]刘力波 张凌寒: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新时代高校的光荣使命[n].光明网,2018-05-09

[2]魏书亮 姜文:高校红色基因的内涵及其在新时代的传承[J]北京教育·高教版2021年7期

[4]孙婕: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师政课堂[n]人民论坛网2022-01-17

[5]范镇: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新疆日报2022-01-13

[6]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or].人民日报(1)2016-12-09

[7]王晓旭:融入专业,做有生命力的思政教育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6期

[8]黄恩华:高校应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主阵地[J]《中国高等教育》2019.3/4

[9]张建仁: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n]光明网2019-05-30

上一条: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下一条:怀进鹏:以高质量巡视监督护航教育强国建设

关闭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光武路校区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工农路291号   孔明路校区地址:河南省南阳市杜诗路1666号